设为首页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公共卫生学院与陕西省疾控中心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4-08-15 11:44:44  浏览次数: 次  来源:

陕西省燃煤型砷中毒监测与防治研究

燃煤型砷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使用含砷量较高的煤在室内燃烧,且病区居民习惯使用敞炉灶取暖、做饭和烘烤食物等导致室内空气和食物污染,从而摄入过量砷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中毒。砷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色素脱失或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等,是一种以皮肤色素脱失或/和过度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毒。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在2004-2005年人群随机分层抽样研究中系统的分析了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地理分布、人群分布及暴露人群,发现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检出率高达19.26%,病区燃煤、粮食(辣椒、玉米)及居民发样砷元素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上限。明确了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和病情程度,其中轻、中、重度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0.21%,7.62%及1.43%。

2005年至今,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地方病防治部门在多厅局配合下全面开展禁止开采高砷煤矿、病区居民改炉改造、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2019年对病区两百万人开展燃煤型砷中毒普查,发现病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检出率降低至0.153%,该研究提出的燃煤型砷中毒综合防治措施,不仅有效保护病区居民身心健康,推动病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对我国及世界其他燃煤型砷中毒病区有关该疾病监测、防治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该成果近日以《中国陕西省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禁采高砷煤、改炉改灶和健康教育》(Combating coal-burning-borne endemic arsenism in Shaanxi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The impact of high-arsenic coal ban, improved cook-stoves, and health education)为题在环境科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线发表(中科院1区,Top 期刊)。公共卫生学院宁玉洁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朝炜、李姝瑾为共同第一作者,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中学主任医师、李晓茜副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公共卫生学院王溪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大骨节病膳食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研究

大骨节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地方性、致残性骨关节病。既往我国大骨节病缺乏早期诊断技术和有效防治措施,软骨损伤分子机制不明,难以实现“早诊断、早预防和早治疗”,导致大骨节病严重流行于我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79个县(旗),受威胁人口9825.57万,主要集中在偏远贫困的西部地区,是病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阻碍病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自2013年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个项目支持下,公共卫生学院与陕西省疾控中心科研人员围绕大骨节病的预防、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病机制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发表论文48篇,取得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在大骨节病研究领域首先完成了基因芯片分子诊断与肠道微生物鉴别诊断技术构建,绘制了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单细胞转录组图谱与微生物组图谱,明确了大骨节病软骨细胞损伤异质性特征与肠道微生物构成特异性,进而通过病区儿童膳食营养平衡分析研究,为大骨节病病区儿童膳食营养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率先发现大骨节病环境危险因素软骨损伤特征性基因、蛋白和信号通路,为研发分子水平防治大骨节病措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上述研究成果获得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成果名称《大骨节病分子诊断与膳食-肠道微生物-软骨损伤机制研究》。完成人:宁玉洁、王溪、杨磊、王森、吴翠艳、张峰、杨晓栋、郭雄、刘欢、李成。完成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一篇:公共卫生学院吴少伟课题组在空气污染短期暴露对精神分裂症住院风险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篇:公共卫生学院科研人员在空气污染与消化系统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邮编:710061 联系电话:029-82655101 029-82655135 Email:sph_xjt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