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心血管代谢疾病是全球范围内人群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全谷物摄入量低是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但是,有关全谷物与糖尿病、冠心病关系的既往研究集中在西方国家,很少有来自亚洲国家的证据。中国人群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疾病特征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方人群。杂粮是中国人群除精细米面之外的主食来源,包括小米、玉米、薏仁、燕麦、荞麦、高粱等。杂粮含有胚乳、胚芽和麸皮,这在西方国家归类于全谷物。目前关于杂粮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关系的研究非常匮乏。
针对此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姣梅副教授与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人口系陈铮鸣教授、杜怀东副教授等合作,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 (China Kadoorie Biobank) 项目,分析中国成人杂粮摄入与糖尿病、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和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CKB项目是一项超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研究,覆盖中国10个城市和农村地区,纳入了50万余名30-79岁研究对象,已随访十余年。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成人每天增加100克杂粮摄入可降低14% (HR=0.86, 95%CI=0.87-0.97) 糖尿病发生风险和13% (HR=0.87, 95%CI=0.81-0.94) 缺血性中风发生风险。不同亚组分析结果一致。该项研究提示促进杂粮摄入是我国预防糖尿病和缺血性中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对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防控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该研究成果以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姣梅副教授为第一作者,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 该期刊在国际营养学领域长期享有很高权威,为中科院Top期刊,影响因子为4.798。
杨姣梅副教授长期从事营养流行病学相关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等资助下,有多项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Nutrition、Nutri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jn/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jn/nxac041/654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