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公共卫生学院师生热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发布时间:2022-10-16 15:58:29  浏览次数: 次  来源: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公共卫生学院全体师生第一时间以“集体+自主”形式组织学习观看了大会盛况,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党委副书记岳甜副教授: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形成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的成果,更坚定了我们交大公卫人秉持“公而忘私,戍卫他人”的精神,投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提升和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信心决心。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党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再出发,青年工作具有战略性意义。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要求,将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领青年一代传扬西迁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肩负光荣使命,勇担历史重任,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无党派人士陈群教授: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望未来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一名主讲法律法规与卫生监督的教师对此感触颇深。只有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才能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只有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加强对预防专业学生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用人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和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才能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九三学社社员韩晶副教授:在国家发展中,习总书记的讲话告诉了我们科研工作者要“怎么走,跟谁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技强国,人才兴国”。人是科技的载体,是发展的推动者,要在“以人民为中心,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上持续用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当家作主要有制度保障,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方面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充实保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尊重,适应并且保护自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才能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统筹产业布局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才能“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护战”;做好能源技术革新,推进降碳减污,才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西部地区的科技工作者,我一定做好本职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主讲老师,勇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做好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衔接,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青年副教授齐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当按照习总书记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科研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深入了解国家和社会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需求,促进多学科交叉、高校和地方融合,使科研成果最终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自身应发挥好海外归国留学人员的优势,加强与外部学术交流,利用好国内和国际平台,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促进统一战线工作。同时,应树立全面整体的国家安全观,在对外交流和合作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青年副教授孔利云: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开幕式报告,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工,我们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对接,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工作中要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努力培养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助理实验师李少茹: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亿万人民自信自强。新时代的中国,党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讲述这10年来中国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在讲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就让我想到交大创新港,创新港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是国家与区域的使命承载、是改革创新的“交大答卷”。作为一名交大新入职的实验教学人员,我将立足本职,知责于心、担责在身、履责在行、实干争先,融入时代、参与时代,在引领时代的探索脚步中分秒不耽,努力为交大创新港高速、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博1748班姜红:放眼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激荡;纵观国内,党领导人民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是一众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奋战的结果,值得我们铭记、学习。习总书记说,“撸起袖子加油干,义无反顾向前行”,对于当代学生而言,更应该认识到学习新思想、建立新思维的重要性。大胆创造创新,不负青春韶华,勇于攻坚克难,强于自我超越,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将所学所得应用于改善人民生命健康。

博1929班李佳桥: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在这十年来为了当时给全国人民许下的小康诺言,打赢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真正实现了不落一村,不忘一人的无产阶级浪漫精神。我作为新时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自己作为医学研究者的工作能力,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博2145班蔡嘉鑫:历史的笔已经落在我们手中,时代的责任已经落到了我们肩上,站在崭新的历史节点,吾辈青年应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自当心怀鸿鹄之志,不忘百年初心,以身许国,志存高远。如今东方大国境遇可期,蓝图有望,我辈生于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自当竞州千帆,立马昆仑,满腹家国之志,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新时代下我们将高举先辈的伟大旗帜,跟紧祖国的步伐,传承红色基因,不忘百年初心,砥砺奋进前行,以担负时代为己任,开新局,增新篇,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博2243班崔怡馨:作为当代研究生,我们应当时刻充满干劲、充满斗志、充满激情,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负少年意气,不泯时代信念,持科技之利刃,谱青春之华章。我们的科技事业蓝图已经画就,我们的科技创新事业在不断向前发展。未来生活值得憧憬,现实工作不可懈怠。作为西安交大的研究生,我们应当传承“西迁精神”,以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承先辈之志,以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实现科技强国梦。

硕0129班刘昌鑫:作为一名正在积极入党的研究生,我对于习近平总书记“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印象最为深刻。它提醒着我要发奋图强,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为国家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公卫人的一份力量。

硕1120班何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漫漫长征。我们生逢盛世,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里,自有我们的担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我们锐意进取,学思并进。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我们坚持四个自信。面对肆虐的疫情,国内的各类医用物资保障充分,无数的医护工作者救死扶伤,疫情防控也因群众的团结更加紧密,无数人民也因此迸发出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巨大的灾难使我们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身为新时代学子,我们必将紧紧跟随党的脚步,以赤诚之心,为新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硕2131班刘烨:作为一名研究生,更是一名党员,听完总书记的讲话我内心激动不已。我们党从建党至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奋斗壮阔征程,今天的中国,东风浩荡,气象万千;今天的中国,意气风发,信心满怀,阔步迈向未来!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上一篇:中国新闻网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

下一篇:吴少伟教授团队与合作团队在空气PM2.5影响机体健康的效应标志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邮编:710061 联系电话:029-82655101 029-82655135 Email:sph_xjt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