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营养与代谢领域国际知名期刊Nutrients及Nutrition, Metabolism &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先后发表了我院刘鑫副教授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在中国人群杂粮摄入、血浆代谢谱与高血压风险研究中的系列进展。
作为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已经影响了约四分之一的中国成年人,而高血压知晓率不足50%。西方人群的部分研究提示增加全谷物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在我国的消费市场上,标榜“全谷物”产品往往价格不菲,在一般人群中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精制米面”依然是主要的主食来源。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杂粮是一类主要的主食来源,主要指精米面之外的其他谷物或杂豆类,如玉米、燕麦、薏仁、荞麦等。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谷物摄入中杂粮类应占20%-25%。然而杂粮摄入与高血压等代谢疾病风险的研究证据却非常缺乏。
与牛津大学纳菲尔德人口健康系杜怀东研究员等合作,刘鑫课题组利用“中国慢病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基线数据,在中国10个地区43万无临床诊断高血压的中国成年居民中,在矫正了包括体力活动、室外温度、体质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发现杂粮摄入频率与血压水平显著负相关,此外,与“几乎不吃”杂粮相比,“每天摄入”杂粮者,其“未知晓的高血压”(无临床诊断,但收缩压/舒张压 ≥ 140/90 mmHg)的患病风险低22%,分层分析提示该关联规律在年龄大于40岁人群及男性中更显著。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基于大规模队列数据报道了杂粮摄入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益处,论文以“Associations of coarse grain intake with undiagnosed hypertension among Chinese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为题发表在营养领域国际知名期刊Nutrients。
此外,为探索杂粮摄入影响人体血压水平的潜在机制,刘鑫课题组与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学院施琳副教授、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代晓霜博士合作,在健康青年调查对象中,利用非靶向代谢组/脂质组学技术,探讨了血浆代谢谱/脂质谱在杂粮与血压关联中的作用,该研究首先识别出24种和117种代谢分子分别与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相关,并发现以神经酰胺类(sphingolipid ceramides)为主的代谢分子群显著介导了杂粮摄入与血压的“保护性”关联规律。我们根据该结果提出假设:增加杂粮摄入或可通过改变人体内神经酰胺类分子参与的代谢网络调控,从而改善血压水平。假设有待良好设计的营养干预试验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予以证实。该研究论述近日以“Plasma metabolites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of coarse grain intake with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on –free adults”为题发表在营养与代谢领域国际知名期刊Nutrition, Metabolism &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刘鑫,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长期从事营养、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干预和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Lancet Public health, Clinical Nutrition, Diabetologia等国际知名期刊。
上述论文,刘鑫副教授均为第一及通讯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施琳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代晓霜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英国皇家学会合作交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部分数据来自“中国慢病前瞻性队列研究”。
原文链接:
Nutrients: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2/12/3814/htm
Nutrition, Metabolism &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ttps://doi.org/10.1016/j.numecd.2020.05.021